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设计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防建设贡献毕生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2-04 | 632 次浏览 | 分享到:

1951年:出生在普通家庭,入学求知萌生理想。

1968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打牢基础。

1970年:参军入伍卫国家,在艰苦生活中成长。

1973年:工农兵重返课堂,苦学知识深造培养。

1977年:大学毕业回连队,学用结合回报部队。

1978年:入科研设计机构,创新工作大展身手。

2004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

2006年至今:担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带领分会会员积极展开工作,增强分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国防建设贡献毕生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

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 罗继杰

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曾记得早些年求学时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时间快些走,这样就可以早些实现自己的壮志宏筹,用自己所学回报我的母校和曾经精心培养我的部队,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如今我多希望时间能慢一点,让我有更多的时间看着后辈们成长,继续为我所挚爱的事业奉献光和热。

2004年,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称号,于他人而言只是一个称号,但在我眼中有万千重量,这个称号承载了我毕生的心血与付出,成为大师的路上并非坦途,经历了生活的千锤百炼和岁月的洗礼,才塑造了今天的我。我的经历非常丰富,可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我当过工人,当过农民,当过学生,当过兵,对于“历经坎坷”这个词可谓“身”有体会。“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激励后辈们成长和进步是我的责任。

1、出生在普通家庭,入学求知萌生理想

我1951年出生,当时国家正处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人人都感念党的正确领导,为建设国家新气象铆足了力气,年幼时主要靠父亲工资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积极向上的好习惯。1958年入小学,读书后升入初中,学生时代是单纯快乐的,听老师讲革命传统,讲英雄故事,讲科学知识,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萌生了努力学习,增长本领,长大后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理想。

2、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打牢基础

17岁那年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我开始了连续三年的农村插队生活,成了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对于从小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来说,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夏季蚊虫叮咬,冬日严寒逼人,加上繁重的农活,真是让人难以忍受。抱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态度,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插秧、收割粮食、冬天刨粪送粪、扛粮上仓、跟车运输……我几乎干过所有的农活。那个时候就是一个信念——把活干好,好好锻炼自己。

现在想来,在近三年的农村生活里,面对着种种困难和繁重的农活锻炼了我的意志,磨砺了我的身躯,也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使我逐渐成熟起来,逐渐了解农民,了解社会。农民阶级朴实的工作作风,为人厚道的淳朴乡风,对我影响至深,这段经历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参军入伍卫国家,在艰苦生活中成长

有句俗话说得好“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1970年9月,全国征兵,我怀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对军人的钦佩,也怀着年轻人那种渴望到更广阔天地锻炼成长的激情,迫切要求入伍。当时知识青年入伍比例非常低,只有2%-3%,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激烈的竞争,我很荣幸走进了人民军队的大门。

不过,很快我就体会到“当兵后悔三年”的含义。同年年底,我被编配到空军工程兵部队,一列闷罐车,把我们刚入伍的新兵从东北沈阳拉到青海西宁,又经汽车转运来到青海格尔木。青海格尔木,平均海拔2780m,空气稀薄,荒无人烟,大风过后飞沙走石,我们当时住在自建的工棚里,用苇席支撑,然后双面用泥抹上当作墙,不隔热,不保温,不严密,赶上风沙天气,早晨睡觉起来,被子上一层沙尘,呛得喘不过气来,加上高原缺氧带来的反应,恶劣的气候条件考验着每一个人。自己选择的路再难都要走下去,满怀激情来当兵的我,下定决心渡过难关。记得当时连队出黑板报、编排节目,我写出“茫茫昆山千里雪,茫茫戈壁浩瀚无边,革命战士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用来鞭策自己,激励战友。

来到部队后,我被分配到油库安装连做了一名电焊工,经过学习、培训,开始了油库安装任务。油罐安装对焊接要求非常严格,500m3的立式油罐,最先焊接油库底板,一般要8个电焊工同时作业,焊缝形式要求一样,作业时焊接速度要求一样,这样才能防止变形;焊接油库顶板时,可以说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焊接仰缝时火花四溅,很壮观。但溅在棉衣上燃起的烟雾却让人睁不开眼、喘不上气,只能停下重新作业。经过严格的施工考验,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电焊工。

在进行焊工工作之外,还要学习其他工种,完成部队的每一项任务,虽然每天的工作让身体异常疲惫,但我还是坚持挤时间学习,学习焊接理论,学习焊接技法,练习写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连队的几年里,我还多次参加政工、军事教导队,对我的政治素养,军事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军人素质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三年充实的部队生活,战友之间深厚的感情,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在部队的锤炼,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事,懂得了如何做人,给我更加深切的体会是,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就要踏踏实实。

4、工农兵重返课堂,苦学知识深造培养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就到了选择的时候,当时国家恢复高校招生,工农兵可以经过选拔进入高校进行深造。如果留在部队里可以提干当排长当指挥官,但志在翱翔九天的雄鹰,怎会甘于眼前平坦的仕途?我决心回到课堂用知识来丰满我的羽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1973年,经空军部队推荐、培训选拔,参加全国统考后,我最终被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录取。入学后的境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当时校园氛围受政治风波影响颇深,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工农兵学员来说真是很难。

“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这是当时入学时的响亮口号,但在我心里它不仅仅是个口号,它是誓言,也是我的信念,是部队送我上大学,我要学好本事回报部队、造福社会,开创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求学的道路上有一件事情至今我记忆犹新,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党中央决定毛泽东遗体要永久存放,让世代人民去瞻仰。我的大学毕业课题是研制“5000大卡/时半导体制冷空调器”,主要用于高温环境的空气降温处理。有幸加入了遗体保护小组,为落实中央决定,在对待毛泽东遗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保护,吊唁期间问题最大,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瞻仰,还要保证遗体尤其面部不能有任何变化,以利于长期保存。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按照卫生条件保证水晶棺内的温度湿度及其他参数的要求,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遗体保护小组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此当时党中央动用了这方面所有的力量,几经实验,多方选择,最终确定了采用我们研制的制冷技术解决水晶棺的降温问题。接受任务后,吊唁前的夜里凌晨两点,我和制造厂的技术人员抬着仪器,进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进行系统安装、设备调试,经过十几天的运行维护,历经风险与曲折,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卫生医疗部门的认可,得到当时中央政治局的肯定。受到华国锋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扬。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由埋头苦学到社会实践转变的契机,也是对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最后检验。

5、大学毕业回连队,学用结合回报部队

1977年2月,我走出了清华大学的校门,按照当时哪里来哪里去的分配原则,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曾经的工程兵部队。只不过这一次我的身份由战士变成了干部,但“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

我被分配到油库安装连任技术员,当时部队正在湖南某工地,我主要负责洞库工程的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一年后又转场来到湖北某工地,主要负责地下指挥工程电站、收发信台及地面候机楼工程的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当时部队施工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我依据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给战士上通风空调课程,传授通风空调施工技巧,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工程施工技术骨干,在这个过程中,自身才能也在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根据施工需要大胆进行技术革新,改进施工机具,进行了“法兰机”的制作,工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工程评定为优良工程。

在连队的近两年时间里,我的工作是踏实的,表现是积极的,努力在兑现我的承诺,实现我的理想,下决心要干好这一行。在油库连的集体生活中,心情非常舒畅,也非常愉快,与战友摸爬滚打,生活学习工作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直到1978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结束了在工程兵部队近两年的工作,来到了刚恢复组建的空军某科研设计单位工作。

6、入科研设计机构,创新工作大展身手

细数岁月的年轮,我来到空军某科研设计单位已有40多年,这里就像我的家一样,从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再到副主任、主任、科技处长、副局长,我经历了从“家庭成员”到“家长”的身份转变。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事情。

1978年调入科研设计单位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快速实现由工程施工向工程设计转变,这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转变思想,转换战场的过程。当时单位里有许多老同志,他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我拜他们为师,虚心求教,学习工程设计知识,抓点滴时间向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挑战,参加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抽出时间去图书馆,去设计院查阅资料,甚至回到母校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不被看好的工农兵学员逐渐成熟起来,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的种种考验接踵而来。

7、面临机遇和困惑,不忘初心选定方向

上世纪90年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年代,市场活跃,人员流动频繁,一派繁荣景象,每一个人都面临新的选择,新的考验,当时干部的思想也非常活跃,下海、跳槽、转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全社会的,当然我也不例外,在1992年的时候,我的亲属就找到我,介绍我到国际工程公司工作,给出的条件优厚。也是这一年,清华大学校庆,同学回校聚会,当时的热点话题就是“下海经商”,很多人为了摆脱工资低、生活拮据的困境,发挥自己的潜能,走上了经商之路。当时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有人做出了样板,大家可能知道,清华大学人工环境工程公司的董事长陆致诚,北京亚都加湿器公司的董事长何鲁敏,他们都是放弃原来的固定工作,走上了自己创业的路子。交谈中,同学之间互相规劝。

现在想起来,当时同学的相劝是有道理的,面对这样的诱惑,对我思想触动确实很大,自己下海开公司,刚开始也许会面临困难,但是前景不会差。对我而言,一来我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加之坎坷的经历已经锻炼了我,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办一个像样的公司并非难事;二来当时来科研设计单位工作十几年,每天工作繁忙、工资待遇一般,可我那些当老板的同学,有车有房,工资待遇不知要高我多少倍,这种明显的反差、鲜明的对照,我的心当时动摇了,也想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奋斗一场,显显身手。

冷静下来再思考,我退却了,我没有迈向这个富商之路。“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信念怎么能忘记?是部队送我上的大学,是部队对我的关怀和培养才造就了我,服务部队、献身部队,为国防工程建设服务是我不变的思考,坚定为国防科技服务的理念,高薪厚禄我不要,出国留洋不稀罕,扎根部队、服务部队的思想不能变。在以后的时间里多次面临类似的抉择,我都坦然面对。

8、创新工作争上游,攻克难关上台阶

身份职位上的差异并不能改变我对于工作的态度,多年来,我始终要求自己要对岗位负责,在每个岗位上都要争取做到最好。正是因为有这份进取心,我才得以出色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

我做工程师时,正值全军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设计局也是按照全军部署开展这项工作,那时候是按照产值多少,核算设计室完成任务的好坏。局里第一年实行产值分配,我就完成产值53200元。这个产值现在不算什么了,当时这个产值在军队系统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由我负责的设计项目质量都是上乘的,在每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时时注重创新,参加过的设计项目基本上都可以获得空军乃至全军的优秀设计奖。

1994-1996年间,我担任室主任,那个时候是综合室,我团结全室同志苦干实干,步履艰难地登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当时要攻克几关,一是任务关,承接不到任务去市场上找;二是设计关,面临市场经济,产值低不愿意干;三是技术关,当时技术水平落后,图板绘图。尽管如此,3年里全室完成工程设计任务200多项,建筑面积几百万m2,出图13000多张,总计完成产值几千万元,是当时分配额定产值的3.6倍,在军队、北京地区也是可圈可点的。由于任务完成出色,各方面工作不错,我带领的室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室队。

再说我担任科技处长,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创造产值。我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处里同志一起找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的“小区供暖工程”“全国光缆工程”以及其它大型项目(比如中纺大厦等)接续不断。设计局在全军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是全军叫得响的单位。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在全军率先甩掉图板,实现CAD绘图,适应市场、面向战场,为空军、国家工程建设贡献力量,设计局进入先进单位行列。

自从到了设计局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在工作上,全神贯注搞好工程设计与研究。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工具,以一个军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祖国和人民的平安幸福无私奉献为天职,以一个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建设开拓创新、勤奋刻苦、推动科技进步为本职,紧贴国防建设,军队工程建设实际,解决环境保障技术难题冲锋上阵。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把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国防工程环境保障的各个环节,围绕这个目标永不懈怠。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军的地下工程,尤其地下指挥工程环境较差。致使在地下指挥工程工作的指战员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患病率上升,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当时和局里几位老同志,联合空军有关单位联合攻关,经过领导机关机关批准,确立了《地下空气环境对人体影响因素的探索及改善研究》研究课题,在课题中,提出了“主观感觉,生理反应,疲劳强度和工作效率”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课题组通过走遍军内外数十个地下工程进行调查、访问、跟踪问询,找出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以及在工程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并揭示了地下工程环境对人体生理影响的规律,制定了“地下指挥工程环境质量设计参用标准”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相关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地下工程空气处理关键设备与技术的研究开发,研制了负离子发生器、专用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解决了地下工程冷辐射的技术难题,噪声消除的有效方法,室内建筑色彩与灯光的协调、空气的过虑净化等等。这项技术与设备在在全军多个地下指挥所工程进行了推广应用。

营区营房供暖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成为了困扰部队建设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北方某机场供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部队正常的训练和生活,部队迫于无奈联名上书空军机关要求解决供暖难题。

急指战员所急,想部队所想,我奉命承接了机关下达我局的营区供暖改造任务。领导机关也很重视,拨专款进行供暖改造,有经费没有过硬的技术也是不行的。当时设计局成立了设计组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小区供暖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深入现场调研,进锅炉房,钻地沟,收集各种数据,每天通宵达旦,进行项目构思、规划和论证,研究成功了适合我军我国国情的小区供暖节能改造技术。

不久后北方部队100多个营区近400万m2的供暖面积推广应用了这项技术,节能效果显著。室内温度由原来的5-12℃,普遍提升到18℃左右,保证了省内温度,改善了部队的生活环境,北方某机场党委向上级机关报喜,为我们请功,当时领导机关首长讲:我们做了一件“利在当今,功在长久”的好事。我很欣慰用自己的所学为部队解决了供暖这一大难题。

此外,还研制成功适合我国我军的高大空间供暖的“柔强辐射供暖系统”,一个由燃气发生器,辐射管、真空负压装置等组成的“人造太阳”,实现了燃气辐射供暖技术在高大空间军事工程中的应用。为了把这个好技术、好成果转化为保障力战斗力、在国家住建部的安排下,编制出版了《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选型施工安装》国际标准图集和国军标《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对这项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应用进行了科学规范,为在全军全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在推广供暖技术,改善部队供暖保障环境的现场调研中,我了解到很多部队存在冬季吃水困难的问题,从专业角度来看,我学的是暖通专业解决吃水问题不属于我的专业范围。但作为一名军人,部队面临困难、战友们面临的难题,如有能力就应全力以赴去解决。

为了寻求好的解决方式,我查找相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研发团队近两年的努力攻关,上百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兼顾除湿功能的空气取水装置。该设备体积适中便于携带,符合部队野外机动要求,在温度5-43℃,相对湿度大于40%的条件下,每天可以从空气提取30多升纯净水,可以供一个班的日常饮用水要求。按照机关要求“空气制水”设备装备了部队,解决了边防战士吃水的生活保障难题,提高了部队生存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可靠性。

9、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军队建设发展

营区营房环境的保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生成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少年来,设计与运行脱节,设计与维护无关,致使设备运行维护问题不断,严重影响了营区的环境保障。如何把工程设计与国防工程环境保障有效结合起来,创建一个适应国防工程建设运行规律的服务保障模式来满足部队的需要,提升国防工程建设质量与运行效果,为部队战斗力的快速生成提供有力支撑,这些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心中的困惑,也是想下决心去攻关解决的难题。

在实施北方地区营区供暖节能工程中,突破了传统设计服务范围采用了“全程服务,全程负责”的设计服务模式,为部队提供设计、施工、培训、维护管理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与指导,编制了一系列教材,组织实施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讲解,确保设计技术,尤其是新技术能在部队有效使用正确运行,确保了官兵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主持开展空军营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在设计中提出并采用了“效率优先,节能为本,因地制宜,因源制宜”的设计理念,创新集成适宜的能源形式与节能技术,提出一套适应军队应用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以及能有效保障节能效果的测试—评估—改造—评价的测试模式,并编制了《军队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设备选型指南》,在空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率先应用。

军事工程节能减排是推动营区节能改造的关键,也是国防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军事工程节能减排走在全社会前列,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上级机关和局领导的关怀下,组织开展了节能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探索了国防工程节能设计理念,为部队落实节能减排国策迈出可喜的一步。

2010年,主持了的全军新一代营房的工程设计,在新一代营房的建造中,创新了“节能保障、弹性兼容,节能低耗”设计理念,综合采用了自然通风,太阳能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新型水冷变频多联机等多项先进技术,实现了建筑功能、空间与美学的有效结合,设计出全军首栋保障功能齐全,节能效果明显,建筑环境和谐的新一代营房,为全军营房建设提供了样板。

2008年为迎接奥运,北京要求蓝天工程,空军南苑机场是重灾区,在总部安排下对南苑机场进行供暖工程改造。南苑机场供暖面积87万平方米,有燃煤锅炉房41座,燃煤锅炉70台(164蒸吨),供暖半径两公里,机场内建筑类型多样,地下管线复杂,改造内容多、难度大,经过紧张的前期工作,提出了改造方案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施工图任务。根据南苑机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分布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形式的集中供暖系统,在工程中率先采用了气候补偿、烟气冷凝热回收、锅炉集控、一次水高温管网采用大温差、小流量、外管网水力平衡及无补偿直埋技术、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后效益明显,供暖系统效能提高一倍,减少营房面积3300㎡,减少占地2.2万㎡,二氧化碳排放量由190吨减少到21吨,为全军树立了典型样板,为北京蓝天工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做了许多有推动意义或者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比如“氧立方”工程,克服高原恶劣环境,设计了全军首栋保障功能齐全,能够满足飞行员高原遂行任务的高原综合体。诸如此类的项目还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10、亿往昔总结经验,激励后辈永向前

从小学开始、经过中学、插队知青、入伍当兵、大学深造,工程兵部队实践,走过人生的初始阶段,20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回过头来看,给我至深的体会有这样几点。

(1)埋下身子打基础,求知求学在路上。“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学习是不竭的源泉,学习是发展的本钱,学习是干好工作的条件,学习是实现理想的基石,学习就是生命线,学习是钢,纲举目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学习也是立身的根本、进步的阶梯、创新的源泉、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加大无止境求学力度,持之以恒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阅历、提高综合素质,确保自己不掉队、不落伍。

(2)有理想抱负、时刻用信念支撑自己。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学习时当个好学生,插队时做个好农民,当兵时做一个好军人,干工程就要干优质工程,干一行,干好一行,始终有争第一的想法,始终要想着自己能行,这不是狂妄,这是执着,这是信念,这是实现理想的必然。

(3)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成绩是一件件干出来的。不努力工作,不积极付出,事情是办不好的。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比正常人付出的多,因为你干的事业属于创新的事业,按常规走路不费劲儿,那只能是走老路。要想成功,就要不懈努力,历经艰苦,埋头于自己的事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完美的人格。

(4)爱岗敬业,不忘初心。尚书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份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年退休了我又面临一次选择,社会上许多单位希望我能应聘,待遇从优,可是我的第一选择是在设计所继续我的工作,因为我在部队的工作还没有做完,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解决的部队难题还没有做完,我要善始善终坚守岗位,不能为了优厚的条件舍弃我挚爱的事业,再有我对设计局有着深厚的感情,设计局就是我的家,我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

从年少时期的严酷磨砺,到中年时期的坚持不懈;从钻锅炉房趴地沟,到获得全国设计大师称号,我的一生如果还算成功的话,首先应该归功于各位领导、战友、同事的关心支持,得利于各级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教育,得力于祖国这美好的年代。眼下我已面临退休,退休不退岗。我的使命还未完成,我将不忘初心,永远前行!

我很荣幸能够生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留下印记,能在改革强军的征途中贡献力量,现如今国家愈发强盛,但我华夏儿女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永不止步,最后用我编的几句顺口溜词来勉励奋发图强的后辈们:

用丰富的知识夯实基础;用勤奋的努力干好工作;

用挚热的情感珍惜岗位;用从军的信念支持改革;

让我们共同振奋精神向前看,为改革创新多奉献。

作者简介

罗继杰,1951年生人,1973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学习,1977年自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工作,任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二级、文职一级。2004年被国家授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荣誉,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毕业40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设计、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组织完成上百项重大工程设计和科研任务,在建筑环境保障与节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荣获国家、军队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设计奖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是国防工程环境保障领域专家,军队暖通空调工程学科带头人,在国家和军队暖通空调行业享有盛誉。

目前担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暖通空调专业主任委员、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专家、军队资源节约工作专家组成员、军队工程建设行业(规划与设计)专家等众多社会团体职务。